东北网黑河10月10日讯近年来,孙吴县紧紧抓住我省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机遇,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优化粮食综合生产环境,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三年来,这个县累计投入近亿元资金,全面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涝区和水土流失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70余项重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成沿江乡、孙吴镇和辰清镇节水灌溉、腰屯涝区和阿象山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9平方公里。改造和新建抗旱水源井248眼,6.2万亩耕地实现井水灌溉。新建农田路15条195.4公里、桥涵84座、晒场5.7万平方米,农业生产硬件设施更加健全。加固和建设中小河流堤防15.4公里,改造城区防洪沟和黑龙江堤防3.4公里,有效保证了城乡防洪安全。新建成24个村屯安全饮水工程,使全县66个村屯3.3万人喝上深层地下水。建成二门山中型水库,在建卡德门等7座小一型水库,该县水库总库容达到9104万立方米,有效增强了农业防洪和灌溉能力,农田水利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这个县投入资金60多万元,改造6个乡镇气象站基础装备,新购置一辆车载火箭车,并储备火箭弹等。广泛开展场县气象合作,借助农场多普勒雷达设备,对全县12个气象观测站联网预报。目前,该县建成土壤湿度自动监测站、自动雨量站、可视化天气会商系统,气象预测预报的精准度得到明显提升。建立西兴、红旗、沿江、卧牛河、正阳山5个人工降雨作业点,配置高炮7门,储备增雨弹100发,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大幅度增强。
农业服务及科研设施不断完善。该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发展到15个,县乡两级农技、农机、畜牧、水利推广架构基本建成。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全部建立以提供专家咨询、信息查询、供求信息发布为主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乡镇及有条件的村设立了信息网络终端节点。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购置了电脑、投影仪、扫描仪等各类仪器设备,农技培训和推广能力进一步提高。
农业防护林建设成效显著。结合小兴安岭生态屏障建设,全力实施沙棘造林、城乡绿化和封山育林三大工程,近七年完成退耕还林17.3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村屯绿化1.6万亩,整体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三年来,建成农田防护林3300亩,有效降低了基本农田区风速,改善了农业生产区的小气候环境。同时,建立和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林业管护经营面积达到225.3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59.4,县域森林生态保护作用不断增强。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