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联合收割机简称联合收割机,就是收割农作物的联合机,在50年代初被称作康拜因,是能够一次完成谷类作物的收割、脱粒、分离茎杆、清除杂余物等工序,从田间直接获取谷粒的收获机械。在联合收割机没出现以前,脱粒机和机械收割机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使收割与脱粒有机地结合在一个整件中,农民能以单一的操作去完成收割和脱粒两项工作,从而生产出联合收割机的雏形。
联合收割机的历史
18到19世纪,在英、美等国曾有许多人研制和设计联合收割机,其中有的人还获得了专利或制造出了样机,但基本都不具备实用价值,未能得到推广。
1831年,美国农民发明家麦克科密克设计制作出**台由两匹马牵引的联合收割机,1889年,美国人贝斯特设计制造出**台由蒸汽机驱动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此后,又相继诞生了由内燃机驱动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曾仿制国外的机型研制联合收割机,由于文化大革命使许多科研机构和组织被迫解散;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联合收割机才真正在我国进入实际生产和应用阶段,大多用于收割小麦,只能勉强兼收水稻。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逐渐开始出现了一批新的机型:自走轮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自走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自走履带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与大拖拉机配套的悬挂式联合收割机。
联合收割机的购买
联合收割机是农业机械中结构*为复杂、科技含量较高、制造工艺水平要求很严的产品。用户在购买联合收割机时,应该根据作业地区、收割对象、作业性质、厂家三包服务网点和配件供应能力等因素选购产品。联合收割机产品种类较多,通常分为以下四大类:
1、自走轮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此种机型比较适合华北、东北、西北、中原地区以及旱地环境作业,以收获小麦为主、兼收水稻,适合于长距离转移,是异地收割、跨区作业的主要机型。
2、自走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该机型比较适合华中及以南地区的水旱地或水田湿性土壤作业,适用于小麦和水稻作物的收获。可以进行异地收割、跨区作业,但如果进行长距离转移,则需要汽车运输。
3、自走履带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此机型主要适用于水稻收获,可兼收小麦。是中小型联合收割机中复杂系数*高的产品,价格也*高。与其他机型相比,收获后的粮食清洁度较高,并能适应深泥脚、倒伏严重的收割条件,同时还能保证收割后的茎杆完整。
4、悬挂式联合收割机。悬挂式联合收割机是利用拖拉机动力来进行收获联合作业,有单动力和双动力两种。此种机型价格便宜,可以一机多用,但拆装比较麻烦,近年来的产销量在逐步下降。
如上所述,在选购联合收割机时,机器使用区域、收割对象和作业性质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购买品牌机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好品牌机通常是指这类机器作业性能好、工作可靠、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信誉。
随着小麦、水稻、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进展,大豆、高粱、土豆、甜菜、棉花、花生、甘蔗等农作物的收获机械化将被推到研究、开发日程上,新的收获机械将不断进入市场,农机市场将会陆续出现新的热点。
东海县联合收割机的发展
东海县自九十年代初推广稻麦联合收割机,并利用本县西部丘陵东部平原的地理特殊性,西部小麦早熟于东部地区10天的间隔,农机局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