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严重的旱情,遵义市农委系统提高认识、强化指导、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抗旱救灾,以*大努力与旱灾作斗争,力求农业因旱损失降到*低限度。
一、提高认识,增强抗旱救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旱情发生以来,市农委先后四次组织各县(市、区)农牧局局长会、市农委班子成员会议及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传达省、市抗旱救灾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市领导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要求全市农委系统干部充分认识形势的严峻性,树立抗旱救灾工作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担起农业生产抗旱救灾工作重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旱救灾。
二、加强指导,提高抗旱救灾工作的针对性和成效性。组织有关技术干部及时编写《遵义市2013年农业抗旱救灾工作方案》、《蔬菜抗旱技术措施》、《畜牧业抗旱技术措施》等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印发各县(市、区)并挂互联网宣传。工作方案对抗旱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技术方案对旱情期间养殖的通风、降温、卫生、饲喂方式等提出了指导措施;对旱期农作物适时收储、蔬菜和水果合理安排灌溉、茶苗遮光挡阳提出了具体意见。市县农牧局系统共计抽调143名农业干部驻重点乡镇抗旱,与规模养殖场紧密联系,强化指导。
三、强化调度,及时调度报告抗旱救灾工作信息。全市农委系统明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旱情调度,节假日不间断,对旱情进行日报。旱情发生以来,全市县级以上农牧业部门上报抗旱救灾工作信息600余篇,上报灾情统计表格700余次,市农委收集整理各类信息80余篇向市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省农委上报。
四、积极争取,加大抗旱救灾工作人财物投入。市农委先后两次向省农委报告灾情争取到抗旱救灾资金300万元,组织3家种子公司向抗旱灾救灾帮扶点正安县新洲镇帮扶资金10万元。市县农牧局抽调农业农机干部120人、组织农用车45台、水泵120台,组建30个工作队专职负责运水抽水。截止目前,为规模养殖场抽水、运水4.5万吨,直接和组织群众抽水灌溉蔬菜、玉米等重要农作物10余万亩。在遵义县、红花岗区、汇川区、桐梓县、绥阳县等城市保供蔬菜基地安排种植速生蔬菜生产3万亩,有效缓解了蔬菜供应因灾紧张问题。
五、提前部署,强化秋冬种与抗旱救灾的衔接。为适应农业生产因旱改种和确保农业因灾少减产农民保增收的需要,部分县已经提前召开秋冬季农业工作会。市委市政府较往年也大大提前,于8月19日在仁怀市召开全市抗旱救灾暨秋冬季农业工作会,重点对秋冬季农业工作进行部署,指导思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