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产业网

资讯

水产酶制剂使用效果不佳原因的解析

当代水产  作者:吴建 2013-09-03


  近年来,随着饲用酶制剂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水产饲料配方结构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酶制剂被应用到水产饲料中,由于种种原因,饲用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效果在很多时候并未如同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笔者结合自己在水产酶制剂的推广与服务方面的实践,对导致水产酶制剂使用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应用技术方面的原因
  1.1酶种选择不对
  酶制剂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添加剂,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它才能发挥出较强的活性。饲用酶制剂是在养殖动物体内发挥作用的,因此要有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选择适合养殖动物消化道环境的酶制剂。而水产动物由于种类众多,消化生理结构差异较大,消化道的环境也不一样,在选用酶制剂时经常会出现选错酶种的情况,如在鲤鱼料中使用酸性植酸酶而非中性植酸酶,而在斑点叉尾?饲料和罗非鱼饲料中又使用了中性植酸酶。酶种选择不对,会导致酶制剂在动物体内发挥作用的环境不适合,从而影响了酶制剂的作用效果。
  1.2酶谱的针对性不强
  酶制剂作用的发挥不仅与环境有关,还必须有相应的底物存在,如果所用酶制剂与饲料中的底物不相对应,那么也会影响到酶制剂的使用效果。如配方中使用的是大麦而不是小麦时,就不宜选择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小麦酶,而应选择以

相关推荐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