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具有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面积大、粮食商品化程度高等大农业特征,在国家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在粮食生产中,黑龙江省存在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总体偏低等问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受到严重抵制,需要进一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粮食的稳产、高产,以增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
作为全国粮食安全的保障基地,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大有潜力,增产仍有较大空间。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平均产量约为446斤/亩,比2006年和1996年分别下降9.9和14.4.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人均农产品消费量增加的情况下,提高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为重要。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黑土层退化严重。近年来,受不合理耕种方式以及人为滥垦滥伐等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黑土地资源沙化、碱化、退化严重。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500万平方千米,年流失总土量达2.5亿立方米,使年少收粮食40~50亿公斤。全省草原退化、沙化面积达22.6万平方米,盐碱化面积达14.93万平方米,草原毁草并开荒面积64.67万平方米,全省因沙化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