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计划中,开始出现煤老板的身影。近几年,大量由煤老板投资兴建的农业园区、大型养殖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在吕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陈林强眼中,两组数据就能说明吕梁市经济发展有多么不平衡:2012年,吕梁市财政总收入已达341亿元,在山西11个地市中名列前茅,仅次于山西省会城市太原,位列第二;但同样是吕梁,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346元,在山西11个地市中的排名,却成了倒数第二。
近几年,吕梁市财政收入90来源于煤焦及冶金业,农业仅占到7,典型的一煤独大。全市农业人口有290万,占总人口数的80,其中年人均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就有88万之多。吕梁市农业产业化和产业扶贫办公室主任陈林强对《望东方周刊》说。2013年年初,吕梁市委、市政府陆续推出一系列农业振兴计划,并向计划内的农业项目投入上亿元资金。当地政府如此动作,被山西媒体看作是吕梁市由能源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型的一个信号。而当地多名官员亦告诉《望东方周刊》,政府给农业投入如此多的真金白银,实属多年未遇的稀罕事。
吕梁,一个依赖煤焦产业崛起的资源型城市,何以要向农业投入巨资?农业振兴计划是否可以解决当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农业振兴计划的实施,会给当地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把农民变成农业工人
近几年,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这些政策可分为:粮食、畜牧业、特色产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综合五大类。公开资料显示,山西的政策(项目)共计有30项,涉及资金达54.3亿元。
山西省高层试图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来改变畸重畸轻的产业结构,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而吕梁市在农业上的新举措,正是山西转型的一个缩影。
吕梁市政府陆续推出的一系列农业振兴计划,在当地被统称为8 2农业产业化振兴计划(下简称振兴计划)。是一个从地下转到地上,黑色变绿色的计划,当地一位官员说。
陈林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