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机市场在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十年发展黄金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首度超过50,标志着我国农机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超越欧盟和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农机制造大国。这些标志性变化对农机市场产生了强大冲击波,竞争的日趋激烈,关键元素的变化和市场的洗牌加速,使我国农机市场已开始进入转型的深水区。
农机化迅猛发展农机市场进入转型期
中国农机市场在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后,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基本面分析,2012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17,其中机耕水平74.11,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播、机收水平也分别达到47.37和44.4.纵观我国三大作物的机械化水平,早于2002年,我国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目前,与三大作物相关联的市场仅存两个热点:水稻插秧机市场和玉米收割机市场,即使这两大热点,在可以预见的5年左右的时间,也会步小麦机后尘,进入饱和期,农机市场深水区特征暴露无遗。
微观层面分析,农机化水平的加速推进,一方面推动了农机市场的高速运行,另一方面产生了三个结果:一是大量资本涌入农机行业,进一步刺激了农机市场的高位运行,催熟了一些热点市场,诸如伴随着我国耕作机械化的实现,导致拖拉机市场刚性需求逐步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