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药残留我们都不陌生,我们的餐桌上的食物一多半是来自农产品,但是关于农残留的检测标准一直备受争议,农业部表示,人们往往喜欢比较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但在标准的水平方面,很难比较各国残留标准的高低。三是同一作物,各国标准也不同,如安全性不很高的杀菌剂克菌丹在稻谷中的残留标准,日本是5mg/kg,欧盟为0.02mg/kg,相差100倍。
农业部的官员在详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以及安全问题时表明了观点,无残留是理想主义,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实现无残留,只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残留,从而确保农产品安全。目前各国都把农产品安全当作是是农业和农药管理的工作重点。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药用量也随之越大,农业部表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时常发生病虫草害,需要及时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只不过一部分有机农业使用天然的生物农药,因此,所有农产品几乎都可能含有农药残留。
据了解,目前我国高毒农药的比例已由原来的30减少到了不足2,72以上的农药是低毒产品。农残标准增加百倍安全系数,农业部表示在制定残留标准时增加了至少100倍的安全系数,所以农药残留标准具有很大的保险系数。如果不用农药,我国肯定会出现饥荒。
为了能够保证我国农产品安全,对农药安全性进行严格管理,农药登记需要进行两年18项急性、亚慢性和慢性等安全试验,绝不批准存在致癌、致畸等安全隐患的产品登记。我国还对高毒农药采取了*严格的管理,先后禁止、淘汰了33种高毒农药,其中包括甲胺磷等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仍在广泛使用的产品,同时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农业部称,不是说我国的农产品是绝对安全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农药比以前的更加安全。
完善农残标准至关重要。我国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一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以考虑*大可能的风险为原则,制定农药残留限量国家标准。
欧美的农药管理历史悠久,农药残留制定的数量比我国多。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产业规模小,有众多农民分散生产和经营,又因为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很难真正做到,使监管更困难。因此加快制定和完善农药残留标准对我国而言尤为重要。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