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困境
市场寒冬企业销售额大幅下滑。今春以来,湖北市场上各类化肥产品价格一路下滑,尿素从2月份的2200元(吨价,下同)下跌到现在的1600元,55磷酸一铵从2350元下跌到现在的1850元,45氯基复合肥从2350元降到2050元左右。据了解,截至6月底,湖北新洋丰肥业有限公司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8亿元,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2亿元。
而化肥形势不好的主要原因还是供过于求,目前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流通环节,都觉得日子不好过。
产能过剩中小企业开工率不足30.据湖北省经信委重化产业处调研员邓忠明介绍说,湖北省现有各类化肥企业262家,化肥产能1200多万吨(折纯),占全国的1/4;其中,尿素产能340多万吨(实物),磷铵产能1260多万吨(实物),复合肥产能2350万吨(实物),而湖北省每年农业生产用肥约为660万吨。巨大的产能与市场需求落差,导致湖北省化肥企业出现两级分化。部分工艺先进的大型企业向外省、外国寻求市场,如湖北新洋丰肥业有限公司在河南省的化肥销量就达40万吨以上,而中小型企业就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导致行业开工率不足30,处境十分艰难。据悉,今年仅荆州市就有10多家中小型化肥企业歇业。巨大的投资闲置,造成了资金、资源、环境的极大浪费。
据了解,近几年湖北省化肥产能扩张十分迅猛,特别是复合肥行业,由于门槛低、投资小,加之2012年7月前,化肥企业投资审批权限在县市,为了本区域GDP的增长,当地政府大多会选择给企业开绿灯。此外,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高地,不断扩大产能。据了解,仅2009年,湖北省兴发集团、东圣集团、祥云集团、三宁化工几家企业新上磷铵项目总产能达200万吨以上。
一方面是过剩严重,另一方面扩张继续,一场恶战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