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产业网

资讯

打造平安农机 为农民撑起“保护伞”

农业机械产业网 2014-01-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农机保有量迅速增长,农机道路交通运输、田间作业日益繁忙。由于人、车、路、管发展不协调,农机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农机事故发生频繁,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打造平安农机成为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伞. 平安农机撑起农民保护伞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和农村文明建设。为此,县农机局一直把农机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严格落实好安全生产措施,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近日,宁海县农机局农机监理科科长王小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宁海县地处浙东沿海,临崖、临水路段多,农机安全隐患多。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30.33万千瓦,上道路拖拉机3082台,插秧机302台,烘干机84台,联合收割机220台。由于农业机械量大面广,乡村道路状况差,作业条件复杂,机手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隐患严重,做好农机安全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近年来,宁海县坚持以农机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积极开拓创新,以创建平安农机示范点为抓手,构建农机安全管理网络;以严格考核为手段,积极落实安全责任;以警农合作为保障,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有效地遏制了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王小军说,目前全县已创建省级农机安全示范镇10个,市级农机安全示范村84个,并获得了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王小军介绍,县农机局为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积极探索,开辟警农合作新模式。为了切实加强拖拉机道路交通管理,农机与公安等有关部门建立拖拉机安全管理长效协作机制,制定了《关于建立公安农机警务中队的实施意见》,明确警务中队岗位职责,建立上路巡查、办事承诺等规章制度。在专项整治中,充分发挥农机警务中队作用。此外,还对拖拉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真正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提高机手安全行车意识方面,县农机局以农机安全村、农机安全片组等为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安全行车的重要意义。
  全方位打造农机安全监管新格局各级农机局应该紧密结合农机安全生产实际,依靠政府高位推动,积极探索点线结合,线面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三结合农机安全监管新路子,全面提升全县农机安全监管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创建为点促进创建实效。积极开展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以重点示范乡镇、村、户的发展,带动平安农机创建的发展。 二是以农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为线抓好创建实效的巩固。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监管诚信体系建设,开展农机产品诚信示范店评选活动,积极推行黑名单、市场退出机制等制度,健全农机产品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组织领导、部门协调和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实现农机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三是以争创***平安农机示范县为面加快创建实效的覆盖。把农机安全生产作为加强农机管理、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立平安农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网络化管理,全面推进***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活动。使农机安全监管常态化,农机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群众对农机部门的满意率稳步提高。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预防为先,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农机部门应该不断总结新经验,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谋求新举措,为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社会化监管格局,加快创建平安农机而不懈努力。

相关推荐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