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农业装备工业是农业生产中*具活力的要素,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础,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农业装备的作用与地位日显突出,市场迅速升温。中国农业装备工业进入稳定快速发展时期。
根据农业机械工业年鉴统计数据,中国农机行业总产值已经由2005年的1083.2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382.4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13年1-9月,行业累计实现业务收入2355亿元,同比增长17.6,高出全国机械工业销售产值(12.2)5.4个百分点,不仅跑赢了机械行业这个大盘,而且增幅位居13个机械子行业之首。
据权威机构预计,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将达到10亿千瓦,农机工业生产总值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央财政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持续增长,更为拉动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提供了动力。
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2014年,政府将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普及的工作力度,尤其将加强对自主品牌的扶持,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将出台。
2014年农机补贴或达230亿
此前,2013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落下帷幕。业内预计,全球农机业总产值稳健上升,但增速有所放缓,预计2014年国内农机行业补贴达230亿元,拉动1000亿元的消费。同时,由于农机业整体仍处于小散乱阶段,行业整合重组有望加速。
业内预计,2013年,在欧美等国际经济逐渐复苏的拉动下,全球农机工业产值将沿着上升通道运行,可望实现9左右的增长。而我国当前农业机械化率仅57,与发达国家的90相比,发展空间则更大。
不过,在我国农机总产值稳步增长的同时,农机发展对政府补贴的依赖仍较明显。资料显示,2004年~2013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补贴资金961.6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直接投入4183亿元,成为拉动农机市场的**动力。
业内预计,2014年农机补贴将达到230亿元,将拉动1000亿元的消费。
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农用机械将受益
此前,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同时银监会发布了相应的解读文件。
指导意见第四条指出: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包括探索开展大中型农机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符合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产品批发商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大中型现代化农机价格高,农民购买能力有限。积极推动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快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