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产业网

资讯

农机工业实现质的飞跃靠的是自主创新

农业机械产业网 2014-01-25


  农业机械化是立国的根本而人才又是农机化的力量源泉。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管理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创新人才,是我国农机推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农业机械化还是起步阶段,只是用机器代替了人畜的田间劳动,谈不上实现了高水平的机械化,中国的农业装备技术和制造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农机工业质的飞跃*终靠的是创新。    我国农机工业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中外农机装备技术水平差距大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于繁荣发展期。2013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保持了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 农机工业质的飞跃靠创新 农机工业质的飞跃需要技术 中国农机工业当务之急是推动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协调发展。目前,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跨入了以机械化为主的新时代,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加快发展、改善结构、提升质量、拓宽领域的新时期,农机科技创新步入了农业机械化技术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相融合的新阶段,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是我国农机行业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我国是农业装备大国,但是大而不强,现代农业装备工业发展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将科技成果工程化与产业化创新驱动发展,如何进行农机化发展的系统分析都是摆在我国农机人面前的一些障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刻不容缓。 《农业机械行业专利分析报告》对联合收割机领域国内外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外企业善于运用各类型专利的特点进行专利布局,而国内的申请人多倾向于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原因是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门槛比较低,审查周期较短。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农业机械课题组成员李梁说,发明专利经历了实质审查过程,因此比较稳定;而实用新型专利,在审批过程中不经过检索,专利权稳定性差。同时,从中国专利申请的结构和法律状态来看,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据相当大的比例(80.5)。我国农机行业整体落后的状态从专利申请的状况可见一斑。 目前国内的农机市场不是充分的竞争而是低端同质化的竞争,打价格战,很像是温州早期的小商品现象。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农业机械课题组组长尚玉沛表示,不少农机企业特别是小型农机企业很少在研发领域投入,缺乏研发能力,主要依靠现成技术。目前国内农机现状是中小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严重。
  对于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高的大中型产品,不能生产或没有形成生产能力。农机行业仅凭产品的基本功能和**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长期偏爱,必须强化质量和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表示,要加快我国农机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应多在推进农业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升级,着力提高中、高端产品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 结语 中外农机装备技术水平差距大,制约我国农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要实现再次飞跃,*重要的就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抓住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出现的新机遇,通过企业并购、技术合作、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和吸纳各类人才等一系列举措,广泛而多渠道地吸收全球创新资源和*新成果,用于增强我国农机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关推荐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