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随武冈市农机局的技术人员走入田间了解机插秧情况,在龙溪镇龙云村遇到了租赁水田3400多亩的种粮大户毛来生正驾驶高速插秧机在田里忙碌,片刻功夫,白茫茫的水田呈现出一厢厢栽插整齐的绿色秧苗。他高兴地说:之前,尽管耕田和收割有机械帮忙,但插秧时请不到人工,想多种些水稻都难。现在有了这些宝贝,今年多种了800多亩早稻。随行的农机局人员介绍说,插秧机每天能插秧60余亩,全市现有插秧机393台,机械化育秧流水线30台套,建了标准化育秧大棚20万平方米。今年预计完成早稻机插面积12.5万余亩,比上年同期增长23.8,在邵阳市跑在了前列。4月份,邵阳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观摩会在武冈举行,推介了武冈机械化育插秧典型经验。
近些年,武冈市针对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耕地抛荒和水稻双改单现象较为严重的实际,将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作为解决种粮劳力紧缺、扩种双季稻、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和粮食生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截止去年底,该市农业机械拥有量已达12.4万台套51.4万千瓦,水稻机耕、机收水平分别超过90、60.但插秧沿袭手工作业传统的农户,仍占大多数,一直成为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影响水稻扩种的*大瓶颈。为破解这一瓶颈,该市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推广机插秧。集中免费培训人员,组织机插秧演示会,加大补贴力度,近4年除上级补贴外,该市财政共追加购机补贴和作业补贴800余万元。坚持农机农艺结合,成立了由农机和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水稻育插秧专业服务队,全程跟踪指导育插秧工作。注重辐射推广,以粮食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实施平台,以土地流转经营为手段,打造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火车头作用。2014年,该市吹响打造现代农业样板号角,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办点示范,将万亩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片建设纳入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本级财政投入3200万元,在邓元泰镇渡头桥、华塘、天心、小水等10个村建立4个连片示范区,落实示范面积1.1万余亩。同时,改变传统育秧方式,推行集中育秧、大棚育秧、机械化育秧,让秧苗适应机械栽插。
武冈市农机局局长熊叶平介绍,目前,武冈已形成了种粮大户普遍使用、普通农户开始接受的良好势头,预计3年时间后,水稻育插秧技术将在全市得到全面普及和应用。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