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徐雅平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近日在北京举办了两期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培训班,为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实施两年来,补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设5万座初加工设施,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86万吨、果蔬贮藏能力67万吨、果蔬烘干能力43万吨。
各实施省区普遍反映,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一是减损增供、促进增收。农民建设贮藏、烘干设施后,马铃薯、水果、蔬菜产后损失率分别从15~20、15~20、20~25降低到6、4和6以下,农民由此多增收18亿元。二是提高质量、促进加工。实施科学贮藏后,马铃薯存放3~4月不长芽、不皱缩,苹果、胡萝卜等果蔬存放5~6月不腐烂、不萎蔫。三是均衡上市、促进销售。马铃薯销售期从不到半个月延长到了7个月,实现错季择机销售,调节了市场供求。四是增强预期、引导生产。农民有了初加工设施,种植鲜活农产品不再担心卖难、价格不好等问题。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