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产业网

资讯

政策会推进农业科技和农机现代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产业网 2014-06-27


  近年来,政府不断出台支农、优农、惠农政策,加大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和农机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机化发展突飞猛进。但是由于农机手队伍逐渐进入老龄化,年轻农机手资源匮乏,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当务之急是应该多培养年轻力量,使新型职业农民投入农业领域。
  新型职业农民
  农机化发展步伐神速,各类先进的农业机械层出不穷,机械化应用越来越广,在使粮食生产真正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的同时,还不断地将机械化生产向水果、蔬菜、畜牧、水产养殖等不同领域推进,发展气势尤如猛虎下山;另一方面,由于农机手队伍逐渐进入老龄化,年轻农机手资源匮乏,使农机操作人员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据初步了解,我县农机手队伍也存在着结构老化现象,全县共有拖拉机驾驶员1753名,40岁以下的年轻机手占总数比例不到20;农机专业合作社共10家,农机作业人员共86人,40岁以下的机手不到35左右;全县各农业生产基地都有配备一定数量的农业机械,但农机具操作手老龄化现象突出,40岁以下的年轻操作手比例不到15.究其原因,一是不少农村年轻人想到城市发展,不甘心留在农村学开农用机械;二是工作时间不够持续,对于一般个体农机手来说,每年的三夏、三秋也就几十天,年轻人觉得剩下的闲暇时间还不如外出打工赚钱等。
  面对农机手接班人短缺的普遍现象,我县农机部门在努力推进农机化发展的同时,注重了新鲜血液的输入和培养。经常组织有意向从事农机操作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年轻人进行技术培训、外出参观学习、技术交流等活动,积极引导,以*大的努力使年轻人喜爱农机、钻研农机、服务农机。只有不断吸引年轻人走上从事农机化生产的岗位,充分发挥年轻人的知识和能力,农机化发展才会后继有人,农机事业才能蒸蒸日上。
  通过不断挖掘、培养和扶持,我县农机手队伍中出现了大学生回乡驾铁牛的;放弃丰厚待遇职业,子承父业搞农机的;转变职业,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做起田保姆的上演了一幕幕年轻人驾机忙农事、农忙季节上阵父子兵和父传技术儿学艺的喜人场景。
  自此,一家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个个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不断涌现,由于年轻人的虚心好学、充满朝气,大大地提高了机械化为农服务的质量,使农机化发展向着健康、稳步的方向发展。

相关推荐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