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会呼吁确保舌尖上的从江县在传统生态农业耕作面积14万亩的基础上,划定重点区域建立4个示范点总面积达1000亩,放养鱼苗2800万尾,放养鸭苗420万只。 不仅仅是在贵州,从东北产粮大省到江南鱼米之乡,从蔬菜之乡到巴蜀之国,中国各地正在尝试用现代科技理念,以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式,探索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其中,贵州充分利用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多样、生态环境良好,农业面源污染少的优势,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 在地处贵州省南部的罗甸县,沿红水河谷的山坡上,繁茂的火龙果苗攀上特制的水泥桩,山脚下连片种植的豆角、玉米、西红柿、辣椒、茄子、菜心和瓜类等长势良好。一车车经过分检的蔬菜从这里销往周边地区以及北京、上海及香港等多个城市。 据罗甸县蔬菜办公室介绍,顺应市场绿色、生态、环保、无公害的需求,罗甸县蔬菜产业已初步形成涵盖春、夏、秋、冬四季的4条示范带,年产蔬菜6亿公斤以上。 从2013年开始,贵州省提出重点打造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重点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全程追溯试点等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如今,由贵州省长顺县绿壳蛋鸡产业示范区生产的鸡蛋,都贴有二维码身份证,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便可获知这枚鸡蛋的产地、生产日期,甚至产地工人的照片及生产过程的全部信息。 据了解,2013年,中国农业部谋划在湖北、广西、辽宁、河南、甘肃等5省份建立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秸秆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以保障生态农业的稳步发展。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