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养猪业来说不是一个好年景。看不懂的猪价,让众多养猪户陷入亏损的泥淖。2015年春节前夕,本是民谣中杀猪割年肉的日子,但是猪肉价却一反常态,不升反降,一直持续到现在,个别地方生猪收购价一度跌到11元/公斤,跌至近七年来的新低。
省猪协召开诸葛亮会,从创新战略的角度深度研讨
2014年对养猪业来说不是一个好年景。看不懂的猪价,让众多养猪户陷入亏损的泥淖。2015年春节前夕,本是民谣中杀猪割年肉的日子,但是猪肉价却一反常态,不升反降,一直持续到现在,个别地方生猪收购价一度跌到11元/公斤,跌至近七年来的新低。
春天来了,生猪业的春天究竟在哪里?3月8日,山西省猪业协会适时召开生猪产业新常态发展创新战略研讨会,组织专家、养猪大户、养猪大县负责人会诊行业、共商猪事,为仍处严冬的生猪产业带来一股暖意。
猪价寒似水,关键抓生产
当前,生猪养殖业的形势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卖一头猪赔300元左右都属正常,养殖基本不存在赚钱的可能。有人戏言:如今见到养猪老板,脸都是拉着的。造成生猪市场萎靡不振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饮食结构发生深层变化;二是三公消费受到极大限制;三是产能严重过剩。
参加此次研讨会代表的发言,代表了我省生猪养殖*前沿的声音。山西长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军认为,猪价涨与不涨,养殖户根本无法左右。养殖户想赚钱只能从自身生产上做文章,而不能只盯着市场。当前,渡过这一轮养殖难关,养殖户须苦练内功,自挖潜力,从生产、管理、技术各方面着手降低成本,努力做强十分重要,做强甚至比做大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在山西得天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新明看来,当前大猪场有大猪场的难处,小猪场有小猪场的困惑,养了多年的猪,闹得让人有点不会养了。但不管怎样,必须要在管理上要下工夫,特别是大型猪场必须要按企业的模式来经营,要从生产环节上全力降低成本,甚至在原料采购上要学会斤斤计较。山西新威科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瑞峰则对记者介绍,生猪养殖的不景气直接冲击到了上游的饲料行业。作为一个饲料行业的代表,他的观点是:找准自己的位置*重要。猪养好才是根本,目前养猪户关键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规模要适度;二是要搞好精细化管理;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应对新挑战,抱团来冲关
没有倒闭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在严寒的冬天里,首先倒下去的必定是御寒能力差的养殖户。平定县华亿瘦肉型种猪饲养场负责人王连廷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养殖户要联合起来,多条腿走路,抱团取暖共度产业的严冬。
参会代表一致认为,生猪养殖处在整个产业链的中间,上游是饲料加工企业,下游是屠宰加工企业,现在上下游企业都向中间挤压,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压得养殖户有点喘不过气来。如果养猪大户能够联起手来做一些事情,如在采购、销售、金融、品牌等多个方面形成一个联合体,掌握区域市场的话语权,不失为应对新挑战的一个良方。
太谷县猪业协会会长张保平说,现在不管是多大规模的养殖户,面对屠宰企业都没有议价权。团结就是力量。如果省猪业协会能够将山西的生猪销售统一起来,就有能力与屠宰企业掰掰手腕。猪价下跌时间长,而上涨时间却非常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让当下养殖户很是迷茫。对此,太谷县养猪大户吴吉智建议:协会多服务,企业强管理。省猪业协会*好集中搜集和整理行业内的一手数据,为养殖户应对新挑战提供决策参考。省畜禽繁育工作站站长张树方则认为,养猪业已告别黄金时代,行业联合、行业整合、跨界经营是应对新挑战的现实选择。在联合创建品牌上,种猪、肉猪都可以创,但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大家各自创品牌远不如做大同一个品牌意义大。我省自主培育的晋汾白猪优势突出,今年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良品种,养殖户不妨抓住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遇,组织起来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以品牌打市场。
羊年发猪财预计有点难
如果要评选2014年的关键词,新常态必然会占据一席。
种种迹象表明,生猪养殖将会长期陷入低猪价、高淘汰、用工难的新常态中。猪遗传育种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李步高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后一段时间内,生猪的数量基本会满足供应;猪周期将没有规律可循,且养殖将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安全猪肉、风味猪肉将成为消费者新的追求;规模化的划定将以养殖数量能否超过500头为一个杠杠;精细化、多样化、产业化将是生猪养殖未来的根本出路。如果把高利润看成是生猪产业春天的话,那么这样的春天恐怕等不来。生猪产业的春天不能坐等,而是要靠业内人士提高产业素质,共同来创造。
具体到今年的生猪养殖,大家普遍认为,2015年对所有养殖户来说都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比拼内功将是能不能三羊开泰的关键,这其中养殖100-200头母猪的养殖户*难生存。生猪价格前半年或将维持现状,下半年或将迎来一个转机。但即使上涨,价格也不可能挑到很高,养殖户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一头猪只赚100元左右的淡定心态。
本报记者金建强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