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庆市万州区举行的全市春耕现场会上,花样众多的新型农机具让人目不暇接,其中以拖拉机升降平台、水肥渣循环利用集成设备等为代表的果园农机具尤为惹眼。记者就此采访市农机部门后获悉,近年来重庆市加大了果园机械化的探索力度,今后一个时期,标准化果园和技术集成式农机将成为重庆市农机化发展的两个关键词。
起步早,但适用的不多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市以柑橘、梨子、猕猴桃等为代表的林果业发展较快,到去年末,全市果树种植面达到540万亩,其中以柑橘为重点,达到290余万亩。
整体上说,重庆市果园机械化起步较早。市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赵成钢介绍,近年来,重庆市农机部门在忠县、万州和长寿等区县开展了标准化现代果园建设,下一步将探索沿长江柑橘带和其他水果的机械化,加快全市果园机械化进程。
其间也遇到不少突出问题,主要是机械与果园的相互适应上。赵成钢说,由于重庆市地理因素的限制,适合重庆市特殊需求的农机具较少。另外,由于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侧重于粮油作物,也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庆市果园机械化推广工作不成规模。据了解,到去年底,全市林果专用农机设备仅有1500余台,近3万马力。
那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重庆市农机部门拿出的破题方案有两个关键词:标准化果园建设和技术集成式农机具。
一建园,就考虑机械化
标准机械化柑橘园的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果园特有的耕作、除草、施药、施肥、修剪和运输中的难题。市农机推广总站相关人士表示,近日重庆市首个《机械化柑橘园规划设计规范》将面世,这标志着重庆市探索标准机械化果园建设又进了一步。
他介绍说,现在可在果园内爬坡上坎、底盘低的履带式拖拉机和其他果园专用的机具逐渐增多,接下来可根据果园的规模大小、土地坡度选择适用、管用的农机具。
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研究员邓烈也表示,标准机械化果园就是要从一建园开始,就把农机作业通道、运输道路系统与土地整治、道路水渠规划、种植间距行向等方面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尽量满足农机作业条件,提高农机作业效率。
集成式,实现一机多用
重庆市果园机械化的推进,还需要解决机械的适用性问题。市农技站相关专家熊伟介绍,重庆市山地、坡地上的果业发展,特别需要解决农机具的适用性问题。可以推广适用性和通过性较强的果园机具,同时有效整合相关技术和操作的技术集成式农机具,逐步实现一机多用。
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果园机具,将成为重庆市果业发展的选择。他表示。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