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产业网

资讯

3000亩示范区 滨州市滨城区棉花收获机械化将实

滨城区农机局 2015-04-27


  今年,滨城区将在秦皇台乡王家村、齐家村等建设棉花收获机械化示范片,包括3000亩技术示范区和3000亩技术带动区。示范区以棉花收获机械化技术试验和推广为重点,按照机采棉种植要求,以优良品种选育,确定基本栽培技术,优化机械配套,并引进先进实用的棉花收获机械,促进机械化采收环节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探索农机农艺相适应的棉花生产技术体系。
  近年来,我区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是作为全区主要经济作物的棉花还是靠人工采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转向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明显减少,棉花采摘用工多、投入大,加之人工采摘成本大幅增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植棉收入降低,挫伤了广大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同时由于土壤日趋板结,地力下降,不利于产量的提高,推进棉花机械化采收迫在眉睫。今年,区农机部局积极争取山东省棉花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项目,以机械化收获为重点,加快推进棉花机械化生产。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级分管领导牵头,区农机、财政、农业及有关乡镇共同参与的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争取各级财政对项目的投入,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同时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机深松整地等项目重点向示范区建设倾斜,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在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中的导向作用。
  三是开展技术培训。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普及相关技术知识;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讲座、专家现场技术指导、外出学习培训等形式,培训相关技术员、农民和农机手。
  四是实施规模化作业。坚持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构建以区、乡镇农机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农机推广、培训教育、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项目推广服务体系。
  五是强化监督保障。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邀请区监察、新闻等部门全程参与各个工作环节、各项程序。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利用区、乡、村三级政务公开栏、区电视台、《魅力滨城》报纸、中国滨城网等新闻媒介,及时发布项目实施进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相关推荐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