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夏收还有一段时间,清丰县三夏农机培训的大幕却早已拉开,在农机大院、专业合作社,到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农机手在听培训课。没有课桌、没有讲台,授课的多是他们熟悉的老农机、土专家,这种方式被农民亲切地称为农机微讲堂。
离夏收还有一段时间,清丰县三夏农机培训的大幕却早已拉开,在农机大院、专业合作社,到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农机手在听培训课。没有课桌、没有讲台,授课的多是他们熟悉的老农机、土专家,这种方式被农民亲切地称为农机微讲堂。
看这里,联合收割机转速太高,千万记着要用耐高温的好机油5月8日上午,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机合作示范社的清丰县河山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赵青山的微讲堂人气好旺。
以前培训班上听到的那些专业术语,我是一头雾水;赵师傅把它们变通后,一下子就清楚了,听着也过瘾。农机手高志民听了赵青山的培训课后感慨道。
与传统的培训方式不同,微讲堂将专家讲、农民听的单向传授方式变为互动频繁的交互式传授,形式更为灵活;培训时间也不再是过去的专门抽时间、定地点进行集中培训,而是化整为零,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既不耽误正常的农业生产,又营造出了轻松的学习环境。
今年以来,在清丰县乡村活跃着一大批像赵青山这样的土专家、田秀才和示范户,他们亮出绝活,显出本领,充分发挥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势,有效化解农村优秀人才作用难发挥的尴尬。
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微讲堂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农业知识和致富本领,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前觉得新车买回去会开就行,出了故障就找厂家,结果影响了作业,甚至一个夏季的收入全泡汤。参加微讲堂培训的农民王振国说:别看现在培训时间短,可老师能讲到点子上,整个机具的使用要点一下就全掌握了。
虽然是个微讲堂,却发挥着大作用。目前,清丰县已培养起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机作业、农技推广等10余个门类的土专家,成为拉动农民发家致富的生力军。清丰县农办主任丁双记说。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