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气象局副局长孙力8日在长春介绍,4月下旬以来,吉林省持续高温少雨,多地出现旱情。来自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吉林省受旱面积达2430万亩,且主要分布在粮食主产区。
孙力介绍,受大气环流异常所影响,4月20日5月6日,吉林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少75,居历史同期少雨第五位。其中吉林比常年同期少90,居历史同期少雨**位。
与此同时,4月20日以来,全省平均气温为15.0℃,较常年同期高2.7℃,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特别是4月26日,白城、松原、长春、等37县突破历史极值,通榆县更是达到36.4℃。
这样的天气给农业大省吉林的春耕产生了一定影响。据气象部门5日实测,吉林省多地土壤缺墒严重,且范围在继续扩大。
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数据显示,目前吉林省受旱已达2430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7,且主要分布在粮食主产区。
记者了解到,为应对旱情,吉林省正加快抗旱水源井、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目前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亿多元人民币,新增抗旱井2236眼,出动75万余人次。
吉林省气象部门也在实施大面积人工增雨作业,5月2日至3日,曾发射火箭弹277枚,增加降水1.4亿立方米。
据悉,12日前后吉林省将有小到中雨。气象部门建议各地应充分利用此次降雨,抢在雨前完成播种计划。
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